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四十四章 太傅 (一更)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笔趣阁www.adbqg.com,最快更新九重娇最新章节!

雷被远赴长安告发淮南王谋反,最终却只叫朝廷削了淮南国两县。
    
    本有些紧绷的局势顿时松缓下来,但明眼人都看得分明,这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至于这风要从哪刮却是说不好了,只能由着时间来揭晓答案。
    
    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不觉间,元朔五年就这么过去了。
    
    新年刚过,朝中就为太傅一事闹腾起来。
    
    暠儿已经五岁,早到了可以选太傅正正经经进学的时候了。
    
    但刘彻却一直把暠儿留在身边,半点都没有选太傅的意思。
    
    馆陶进宫都来说了几次,今日太傅,明日帝师,这里面可不光光是涉及到至高无上的荣誉,还有朝臣们对未来天子的期待。
    
    更重要的是,暠儿也该借此早些培植自己的势力。
    
    阿娇自然明白其中道理,却不急迫,她还是希望父子俩能多培养培养感情。
    
    “阿彘喜欢自己教孩子,就让他教。”
    
    馆陶看了她一眼,端起手边的白玉茶杯,到底有几分不快。
    
    “你啊,就是什么都不急。”
    
    阿娇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并未就此和馆陶继续聊下去。
    
    她徐徐起身,望着窗外姹紫嫣红的春光道:“母亲,出去走走吧。阳春三月的阳光,舒服的很。”
    
    馆陶无奈地摇了摇头,娇娇看着柔顺,其实骨子里比谁都犟。
    
    但用陈午的话来说,一代人管好一代人,何必总为子孙后代操心?
    
    她抿了口茶水,起身同阿娇一起往温室殿庭中听雨阁而去。
    
    仲春时分,春光正明媚。
    
    听雨阁外的桃花林开的热闹之极,人还在外面老远,就被那裹着桃花甜香的南风拂过脸。
    
    阿娇心想,还真是吹面不寒杨柳风,半点不错呢。
    
    仔细闻闻,风里还有些许新鲜湿润土地的味道,春的盎然生机一下就透出来。
    
    燕子唧唧叫着从树梢间振翅飞过,乱花深处一片蓊然。
    
    仲春的阳光温暖极了,晒久了还有些微微出汗。
    
    母女俩就踱步上了回廊,在树荫下说话。
    
    阿娇问馆陶道:“隆虑怎么样了?好点没有?”
    
    隆虑正旦朝贺的时候受了点寒风,回去就病下了。
    
    馆陶道:“好多了,就是还咳嗽。也是换季闹的,等天气再暖和点就好了。”
    
    阿娇却没法真不当回事,前世隆虑就是病死在元朔六年。
    
    起因似乎就是这场谁都没太当回事的风寒,到最后却要了隆虑的命。
    
    阿娇望向庭中阳光下微微晃动的树影,坚持道:“回去时把太医令带着,给隆虑好好看看。她年纪也不小了,别再有什么隐疾,跟着风寒一起犯了。”
    
    病来如山倒,阿娇想来想去都觉得多半是这风寒引发了什么并发症。
    
    前世时,自变成了李妙丽后,她只恨不得同外界隔绝,又怎么会知道外面的这些事?
    
    等死后被禁锢在刘彻身边后,倒由不得她不知道了,却也知道的都是些军政之事。
    
    前世种种,现在看来恍如南柯一梦,带着些不真实感。
    
    她叹了口气,又叮嘱馆陶和陈午年纪越大越要注意身体。
    
    馆陶听了这话,心下熨帖不已。
    
    “比你两个哥哥知道心疼父母,可算没有白疼你。”
    
    阿娇哭笑不得,“您这话说的——”
    
    馆陶笑笑,道:“行了,我要回去了。把太医令带着,我看也好。”
    
    阿娇一直把馆陶送出温室殿老远,才慢慢地踱回去。
    
    她心下不知怎地,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搅得她有些难受。
    
    太医令当晚就回来复命,说隆虑并无大碍,只是忧思过重才久病不好。
    
    阿娇摆摆手,叫太医令下去。
    
    她微微蹙眉,这是心病啊,心病还需心药医啊,而隆虑的心病——骄横跋扈的昭平君却只怕是没得治的。
    
    因为隆虑根本就不想治,谁要是管教管教昭平君,隆虑就一百个不乐意。
    
    她眼中她儿子自然是千好万好,哪有需要管教的?
    
    阿娇幽幽地叹了口气,昭平君的问题她和平阳、南宫不知道劝了隆虑多少回。
    
    隆虑没一句听进去的,说多了就冷着一张脸。
    
    心中有事,阿娇晚膳时胃口就不怎么好,只用了一碗饭。
    
    刘彻还当是为太傅的事闹心,想着要不就早些叫暠儿住出去也好。
    
    毕竟男孩子,天天在父母跟前,再养成了娇弱的性子就不好了。
    
    晚上躺下后,刘彻就顺着阿娇如云的秀发把自己的打算告诉她。
    
    “暠儿也五岁了,选个吉日搬到含丙殿去吧。”
    
    阿娇讶异地从他怀里仰起头来,第一个反应是舍不得孩子不在身边,但想想也不能一直把暠儿留在身边。
    
    她只能安慰自己男孩子总要独立点,想了想又急切地问“那元暶呢?”
    
    刘彻抱住她,“她是女孩子,没那么多讲究,就还带在身边。”
    
    又和阿娇商量太傅的人选,“朕想来想去,石庆不错。”
    
    说到这又有些好笑,“建元新政时,皇祖母就是看中石家人忠心谨慎,拿石奋的公子石建为郎中令,石庆为内史。
    
    那时朕气的要疯,如今朕却又要用石家人——”
    
    阿娇笑了一下,“陛下是看重他的品性好,我以为石庆不错。不过说到太傅,我也有一个人选。”
    
    “哦?”刘彻挑眉望向阿娇。
    
    她狡黠一笑,“说到鸿儒大师,怎么能不提董仲舒呢?”
    
    刘彻点点头,“董仲舒的才华,朕是放心的。”
    
    董仲舒其人原先还有些恃才傲物,这些年倒是心性越来越平和。
    
    他越想越觉得董仲舒品性才学都胜过石庆,确实是太傅的不二人选。
    
    阿娇见事成了,心下不禁想这可是又改动了次历史原有的轨道,也不知道会引起怎样的变化。
    
    只是公孙弘近来行事实在叫阿娇看不惯,顺从上意,力行节俭倒是做的不错,就是这容人之量委实不大。
    
    汲黯迁为右内史,阿娇尚且可以当做看不着。
    
    毕竟右内史一职,也只有汲黯能游刃有余。
    
    但公孙弘记恨董仲舒言其虚伪奉承,而把董仲舒发配去给胶西王当国相,阿娇就忍不了了。
    
    大材小用先不说,胶西王刘端凶残蛮横,在他手下已死过数位国相,董仲舒去了也是凶多吉少。
    
    定下了太傅人选,刘彻又兴致勃勃地道:“既然迁宫,朕准备给暠儿再建一座宫殿,让他结交天下鸿儒,增长见识。
    
    广博观望,就叫博望苑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