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四十七章 元狩(四更:很少看中文+)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笔趣阁www.adbqg.com,最快更新九重娇最新章节!

刘陵清淡的声音在暗寂的宫室中浮散开去,隐隐拨动了烛火。
    
    “推恩令一下,已经是瓦解了诸侯的势力。
    
    朝廷前年推行的改革,使得天下各处商业繁荣,道路四通八达。
    
    农人年年富余,天下承平,对内缺乏起事的基础。
    
    对外,南越称臣归服,羌僰进献物产,东瓯内迁降汉,匈奴更是被打得萎靡不振,也是缺乏助力。
    
    女儿实在以为不是起事的良机,不妨徐徐图之,制造事端。
    
    朝廷不是新建了朔方郡城吗?还迁徙的百姓开边,女儿以为可以伪造丞相、御史写给陛下的奏章,请求再迁徙各郡国的豪强、义士和处以耏罪以上的刑徒充边,下诏赦免犯人的刑罪,凡家产在五十万钱以上的人,都携同家属迁往朔方郡,而且更多调发一些士兵监督,催迫他们如期到达。
    
    再伪造宗正府左右都司空、上林苑和京师各官府下达的皇上亲发的办案文书,去逮捕诸侯的太子和宠幸之臣。
    
    如此一来,民怨四起,诸侯恐惧,到那时父王只需要顺势而为,便可轻轻松松地入主长安了。”
    
    刘陵苦思冥想许久,以为只有此法才可以打破如今局势,乱中取胜。
    
    她期待地望向刘安,希冀他能采纳自己的建议。
    
    然而叫她失望的是,刘安沉思了良久,到底还是摇头道:“陵儿此计虽好,但父王还是以为不必如此大费周章。”
    
    刘陵的心止不住往下沉,“父王——”
    
    刘安摆手道:“不必再劝了,我决心已下。”
    
    刘陵苦劝无用,只得连夜就往江都国赶,企图获得江都王刘建的支持。
    
    刘建也是早有反心,听说淮南、衡山有意起兵,自然顺水推舟地就加入进来了。
    
    眼看已然有了两国同盟,刘安便令官奴入宫,伪造皇帝印玺,丞相、御史、大将军、军史、中二千石、京师各官府令和县丞的官印,邻近郡国的太守和都尉的官印,以及朝廷使臣和法官所戴的官帽,预备事成后在登基大典上用。
    
    刘安还派人潜入长安,预备刺杀大将军卫青。
    
    至于丞相公孙弘,他以为其人八面玲珑,并没什么风骨,不值得担心。
    
    因着国相和诸臣都是从朝廷派遣过来的,刘安唯恐他们会不配合起兵,反倒走漏了消息,叫朝廷有了防备。
    
    他计划假装宫中失火,国相同诸臣必来救火,人一到就杀死他们。
    
    想来想去觉得不慎稳妥,又计划使人假装朝廷军骑谎称南越反叛,可借此发兵进军。
    
    一时又想,若是起兵后天下诸侯并无云从,又该如何?
    
    说到底,刘安也就是嘴上叫得厉害,真要做时却是优柔寡断。
    
    就在刘安没能定下计策时,廷尉来查问谋反的使者却已经到了淮南国。
    
    刘安终于下定决心,命人去召国相同诸臣,预备杀死他们后就即刻发病。
    
    但人算不如天算,诸臣俱被政事缠住,来的只有国相。
    
    刘安便想总不能就只杀国相一人吧,犹豫间又叫国相也看出情况不对而走脱了。
    
    淮南王再三犹豫,终于失去了最后一点微薄的希望。
    
    随着廷尉而来的大军暴力控制了淮南王国,前不久刚刚赶制完的种种御用之物,正好成为了证据。
    
    刘彻派宗正手持符节去审判刘安,刘安不等宗正到便已提前自刎而死。
    
    王后荼、太子刘迁及翁主刘陵全被逮捕,押解回长安后斩立决。
    
    淮南国被废为九江郡。
    
    此案牵连甚广,涉及到列侯、二千石、地方豪强有几千人,一律按罪刑轻重处以死刑。
    
    衡山王刘赐封国被撤销,江都王刘建私造兵器,私刻皇帝玉玺和百官印信,眼见大势已去便畏罪自杀。
    
    江都国被废除,改置广陵郡。
    
    淮南王谋反事发后,严助同朱买臣作为属臣一同下狱。
    
    天下间,一时血雨腥风,诸侯慑服。
    
    刘建死信传来后,刘征臣特意进了宫一回。
    
    她自为父奔丧回来后,便始终有些郁郁寡欢,穿的更是素淡。
    
    但这次她却盛装打扮,一身明红衣裙衬的她气色甚好,明媚照人。
    
    阿娇明白她的仇恨终于得以纾解,心下也为她高兴,留着她在宫中玩了一天。
    
    刘征臣格外高兴,话也多的不行。
    
    阿娇许久没有见过如此健谈的她,心下又是心酸又是欢喜,万般复杂中到底什么都没说。
    
    她只是陪着刘征臣一同笑,一同说话。
    
    黄昏时,刘征臣出宫而去。
    
    阿娇送她送到清凉殿门口,看着她登车。
    
    彼时天边晚霞艳光四射,瑰丽万分。
    
    刘征臣脚下忽地顿了顿,笑着道:“小时候,我最喜欢在黄昏时分登上宫中的高楼看日落,美极了。”
    
    她的语气极柔,彷如含着怀念,但细细听来,又含着无尽悲凉。
    
    她的母妃前年也已去世,如今刘建也自杀而亡,江都国已经不存在,她彻底没有家了。
    
    阿娇心下一颤,想说点什么安慰她。
    
    刘征臣的笑容却炽烈起来,她握住阿娇的手真心地感谢道:“皇后,若是没有您,征臣哪看得到他死的这天?”
    
    她的双眸中水光浮动,“您的大恩,征臣实在无以为报。”
    
    阿娇心下酸涩,“说什么谢?你如果真想谢,就好好地活着。如此,才不负了我的心意。”
    
    刘征臣眸光闪动,重重点头。“我会的,我会好好活下去。”
    
    说着她便躬身行了一礼,转身登车而去。
    
    阿娇背着万丈霞光缓缓地往回走,她心想不管怎么说,对刘征臣命运的改变总算得是一件好事。
    
    淮南王谋反,对天下的影响不可谓不深刻。
    
    牵连党羽死者数万人之余,还使刘彻深感诸侯之祸,为贬损诸侯王权势,颁行左官律。
    
    严惩诸侯王国官吏的犯罪行为,以孤立、削弱诸侯王的地位,减少对中央的威协。
    
    汉代以右为尊,舍天子而佐诸侯,故称为左官,其中鄙夷之意不言而喻。
    
    越明年,因着年方六岁的太子在汤泉宫外游猎时,见着一头猛虎,丝毫未见慌张同天子一起射杀之。
    
    天子大喜,以为此为吉兆,改年号为元狩以纪念太子的勇武。
    
    改年号改到如此任性的地步,足以看出天子对太子的爱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