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一章 长知识了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笔趣阁www.adbqg.com,最快更新崇祯大帝国最新章节!

第一卷风雨飘零
    
    其实,锦衣卫的抄家工作已经不能用拿手来形容,而是堪称顶级专业。
    
    专业到墙上挂着的字画,地上摆放着的瓶瓶罐罐,锦衣卫这些粗糙的壮汉,都轻手轻脚有序的摆放整理着。
    
    大明王朝两百余年来,文化之盛已经深入到每个人的骨髓。
    
    谁不知道,这些东西能入得了礼部尚书的法眼,又岂是平凡之物?
    
    毫不夸张的说,别看那些锦衣力士搬出一箱箱沉重的金银珠宝,却未必有手上这些轻飘飘的物件值钱?
    
    总之,在他们眼里,越轻的东西越值钱,尤其是纸张。
    
    银票、信件、田亩地契、商铺契约等等,都是轻薄的一张纸。
    
    什么,信件也值钱,这就有点扯吧,欺负我读书少是吗?
    
    对此,锦衣校尉呵呵一笑表示,当然!
    
    如果你不知道家书值万金,书确实读得有点少。
    
    其实在他们心目中,信件何止值万金,那得至少是几十、上百万金。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张四知老家帮忙打理产业的族人,隔三差五总要实时汇报家里租赋如何,商铺收入多少吧!
    
    所以,通过信件可以了解张四知真实财产状况,力图做到一丝不漏查抄清楚。
    
    其次,信件还能了解张四知和党羽门生交往的状况,随时等待皇上咨询了解,若是皇上有意牵连,再重新查抄一波,又是妥妥的几十上百万两银子入账。
    
    能和礼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通往信件之人,又岂是平凡之辈?
    
    故而,锦衣卫查抄大臣家中,连一张纸片都要带走,目的就在于此。
    
    回去交给锦衣卫经历司那帮阴险文人,什么蛛丝马迹都逃不过去。
    
    很快,在锦衣校尉的专业的扫荡中,方才还美轮美奂的礼部尚书府中堂就显得空空如也。
    
    锦衣校尉如蝗虫一般朝着下一个房间依次查抄过去。
    
    同时,张府的家人奴仆丫鬟也被力士带到宽阔的庭院集中看管。
    
    “你们要干什么?家父犯了何罪?本公子要见骆养性?我也是锦衣卫,缘何不知此事?”
    
    庭院中,传来张尚书嫡子张毅一阵阵声嘶力竭的喊叫。
    
    可惜,任他嗓子喊得嘶哑,从头到尾压根就没有任何一个人留意过他,甚至里面不乏有些熟悉的面孔。
    
    没错,他是锦衣卫千户,可只是挂职的,属于领工资不干活的那种。
    
    锦衣卫中,这种人太多了。
    
    “骆养性,你查抄张府可有刑部签发的驾帖?”
    
    到底是在锦衣卫任职过,多少知道一些规矩,这位混吃等死的官二代总算想起这茬事,只是态度依旧很嚣张。
    
    直呼其名,真是作死,这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不过,这属于手续问题,原本无动于衷的骆养性总算有点反应。
    
    阴测测的干笑两声,骆养性从桌案上随意拿起一张废纸,在巩永固讶异的目光中,走到中堂门口。
    
    “瞧清楚,这就是刑部签发的驾贴!”
    
    隔着很远一段距离,骆养性高举所谓驾帖,很是高调的公开展示了几息时间。
    
    只是纸可以看见,上面的字却看不见。
    
    哪怕骆养性高举了一段时间,远处的人,只能看清上面有几行密密麻麻的小字,至于上面写的到底是什么,那就一概不知了。
    
    张毅急切上前几步想要拿来细看,却被一名面色严肃的锦衣卫百户抽刀挡住,警告意味明显。
    
    “皇上有旨:原礼部尚书张四知贪赃枉法,横行乡里,为祸地方,家有巨资,且无故污蔑当朝首辅,罪不可赦!
    
    其满门抄斩,财产充公,女眷打入教坊司,永世为奴,张四知本人凌迟处死!”
    
    骆养性面无表情站在门口,居高临下念着崇祯皇帝的旨意。
    
    下面人听完,顿时懵圈了,这才知晓大祸临头。
    
    “少爷,大公子……”
    
    原本很嚣张的官二代张毅听完,已经手脚冰凉,委顿在地。
    
    一旁忠心的仆人丫鬟悲切的围在他身边喊叫。
    
    骆养性嘴角泛起一丝冷笑,这熟悉的一幕,在时隔几年后终于再次回到眼前,权利的滋味真是让人着迷酸爽啊。
    
    这样也行?
    
    长知识了!
    
    从头到尾目睹一切的巩永固,心中充满震撼。
    
    同时,也明白大舅哥崇祯皇帝为什么不信任骆养性,却依旧要重要他,并让自己在旁协助。
    
    说穿了,这是要自己学习骆养性的经验,学习锦衣卫办事的风格。
    
    “这些文书契约登记造册,千万不要有遗漏,都利索点。”
    
    骆养性四处巡视着,不停对经历司的锦衣卫吩咐。
    
    大明的官员都颇精于以财生财之道。
    
    他们贪钱,一般不会蠢到存进钱庄,也不会完全放在家里。
    
    他们或用亲戚的名义放高利贷,或用家丁的名义经营房地产,或向官商合营的盐业入股,每年分得大笔红利。
    
    哪怕最没有经济头脑的官员,也懂得买地收租,投资细水长流的农业。
    
    不管怎么投资,都能让钱生钱,都能让他们的赃款变得更多,变得更惊人。
    
    巩永固看着这些单据契约,心里暗暗心惊,委实如皇帝大舅哥所言,何须向百姓征收辽饷,一年抓几个官员即可。
    
    此时的张府无异于人间地狱,周围官员府邸门口的家丁见状,悄悄的关上了大门,本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原则,装作没看见。
    
    几名锦衣卫的账房在院中摆开桌子,准备笔墨纸砚,开始登记入册。
    
    礼部尚书府规模不小,值钱的物件更是不知道有多少?
    
    好在今天锦衣卫第一天重出江湖,人手带的比较多。
    
    可纵使如此,等查抄完毕东西安顿好,时间却已经接近傍晚,大半天就这么过去了。
    
    可事情还不算完结,这天注定是个忙碌的夜晚,在锦衣卫衙门里,直到入夜都是灯火通明,不断有人进进出出。
    
    书吏要把各种物件登记入册,统计银粮总数,百户和普通的锦衣卫则成了力工,将源源不断的金银、家私、字画等入库。
    
    虽然辛苦,可每个人都干劲十足,因为今天的收成不错,天子高兴,也会有赏赐。
    
    更何况,能在大明最有权势的部门任职,原本就是风光无限的事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