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文武大臣(下)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王默知道万安是谁。
    
    据他所知,万安是文保八大门生之一,虽非亲传弟子,但却是学生。
    
    万安的官职乃户部尚书,今年年初的时候,此人被皇帝封为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属于大明阁老,论地位,还是次辅。
    
    按理来说,万安既然是文保的学生,对王默应该很敌视才对,但不知为何,万安竟是有点讨好王默的意思。
    
    王默想了想,便明白了。
    
    上次在玉泉山,他不但击败了文保,还令文保自杀,以谢天下。
    
    万安虽然是文保的门生,但不是文保的亲传弟子。
    
    而且此人虽然是大明阁老,但为人十分奸猾,精通拍马之术。
    
    传说,万安为了讨好万贞儿,曾甘愿做万贞儿的干儿子。
    
    而万安之所以能当上次辅,跟文保关系不大,完全是因为他得到了朱见深和玩万贞儿的信任。
    
    万安久经官场多年,又岂会为了文保而得罪王默?
    
    “下官彭华,见过赵公公。”一个年纪比万安稍大的老者朝王默笑道。
    
    王默微微一怔,问道:“你就是彭华?”
    
    “是的,赵公公。”彭华一脸谄笑。
    
    据王默所知,这个彭华也是文保的八大门生之一,跟万安一样,属于学生,并非亲传弟子。
    
    彭华有一个族兄,名叫彭时,乃前任首辅,为人十分正派,但已死了两年。
    
    也是今年年初,彭华入了阁,成为大明阁老之一,但他的官职并非尚书,而是吏部右侍郎。
    
    “很好。”王默微微点了点头。
    
    这时,汪直望向一个年纪和王越差不多的大臣,说道:“这位是当朝礼部尚书,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刘吉刘大人。”
    
    王默听了,不由笑道:“原来是刘大人。”
    
    刘吉忙道:“不敢,下官刘吉,见过赵公公。”
    
    此人也是大明阁老,论座次,却能排在第三。
    
    “这位是工部尚书王复。”汪直将另一个大臣介绍给王默认识。
    
    王默早已听说过王复的大名,知道此人是一位能臣,便朝王复拱了拱手。
    
    “这位是刘珝刘大人。”汪直继续介绍。
    
    王默暗想:“原来此人就是刘珝。”
    
    据他所知,这个刘珝跟万安、刘吉乃同一年的进士,曾做过太常寺卿,七年前做到了吏部左侍郎,因为经常与万安作对,所以久不升官,
    
    不过也是今年年初,刘珝终于入了阁,成为大明阁老之一。
    
    换言之,阁老不一定就是尚书,而要是成为了阁老,哪怕只是侍郎,地位之高,也不在尚书之下。
    
    “这位难道就是兵部尚书余子俊于大人?”王默主动朝年纪最小的那位大臣拱手说道。
    
    “不敢,下官正是余子俊。”
    
    “久仰,久仰。”
    
    说起这位余子俊,乃是一位精明能干的大官。
    
    此人曾做过西安知府,为民办了不少实事,后来先后做过陕西右参政、陕西右布政使、陕西左布政使,乃真正的一方大员。
    
    六年前,他在林忠的举荐之下,由地方官转为京官,成为了督察院的右副都御使,很快,他就转为左副都御使,并在三年前成为了右都御史。
    
    去年,也是因为得到了林忠的推荐,余子俊成为了兵部尚书。
    
    至于林忠,曾在五年前做过兵部尚书,只因后来得罪了万贞儿,顶撞过朱见深,朱见深一怒之下,将他削职为民,让他赋闲在家。
    
    不过林忠回京之后,虽然没有官复原职,但因为上一任刑部尚书告老还乡,他便接掌刑部,成为了新的刑部尚书。
    
    换言之,万安乃户部尚书,刘吉乃礼部尚书,王复乃工部尚书,余子俊乃兵部尚书,林忠则是刑部尚书,六大尚书就到了五位。
    
    而刘珝、彭时两人,虽然不是尚书,但乃六部之首的吏部大员,也就是左、右侍郎,加上又是阁老身份,所以地位不见得会输给五个尚书。
    
    至于王越与华中原(华千钧),虽然既不是尚书,也不是阁老,但他们乃公认的大明三大“军神”之一,一个是督察院的最高长官,一个是都督府的都督,名望之重,实是非同小可。
    
    而阳一谋呢,也是督察院的长官,背后有万贞儿撑腰,也是不可小觑。
    
    说到底,以上这些人,个个都是朝廷重臣,随便一人在朝中都有呼风唤雨的本事。
    
    不过对于王默来说,有一个人才是他最想见的。
    
    此人就是文保最得意的门生,当朝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贵为大明首辅的文弘。
    
    王默刚要开口,忽见一个小太监匆匆走了进来,跟汪直低语了几句。
    
    当汪直将小太监的话转述给朱见深之后,朱见深却是皱了皱眉,像是有点不太高兴。
    
    “众卿家可知道谁来了?”朱见深问道。
    
    万安忙道:“还请圣上明示。”
    
    “就是那个文弘。”朱见深淡淡说道。
    
    “原来是商大人。”王复说道,“皇上,既然商大人来了,何不请他入殿?”
    
    “你们当真想见他?”朱见深故意问道。
    
    “想。”回答的人是华中原。
    
    除了他之外,即便是林忠,也没敢这么直言不讳。
    
    因为他们全知道一件事,早在两天前,文弘为了文保的事,曾顶撞过朱见深,据说朱见深当时差点下了圣旨,要把文保贬官为民。
    
    这也是文弘身为大明首辅、吏部尚书,却为何没有出现在殿中的原因。
    
    朱见深仍处于气头上,文弘却又来了,但凡能揣摩圣意的人,都不会说“想”见他。
    
    华中原这么做,也真是头铁得很。
    
    果不其然,朱见深面色愠怒,望向华中原:“华都督,你不知道文弘前两日顶撞过朕吗?”
    
    华中原说道:“知道。”
    
    “既然知道,你还敢当着朕的面说想见他?”
    
    “皇上,商大人乃吏部尚书,又是我大明首辅,他既然来了,肯定是有大事要启奏皇上,皇上若不见他,只怕说不过去。”
    
    “你……”朱见深气得面色铁青。
    
    “皇上。”王默看出不妙,急忙出声说道。
    
    “不知赵公公有何高见?”朱见深立刻换了一副面孔。
    
    “华都督与王尚书说得对。”王默笑道,“既然商大人来了,就请商大人进殿吧。”
    
    众人听了,都很诧异。
    
    谁都猜得出文弘这次觐见是为了对付王默,按理来说,王默为了自身着想,绝不会让皇上把文弘宣召进来,怎么王默反而还很乐意见到文弘似的?
    
    难道王默真以为大明首辅是吃素的吗?他就不怕文弘当着皇上的面参他一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