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阳谋
笔趣阁www.adbqg.com,最快更新
隋末之大夏龙雀最新章节!
阿姆瑞塔顿时叹息道:“大王,宫中的事情恐怕已经被国相和将军知道了,所以才会派人封锁了皇宫。不让我们出去。”阿姆瑞塔很聪明,很快就知道这里面的事情。
“该死的家伙,我是那种投降的人吗?”戒日王听了勃然大怒,忍不住大声说道:“我从来就没有想过投降,我对下面的臣子是如此的信任,他们为何会背叛我?”戒日王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国相会背叛自己,而且还敢派兵围困皇宫。
阿姆瑞塔并没有揭穿自己丈夫心中所想,现在就算辩解,也没有任何用处了,皇宫已经封闭,戒日王想解释都来不及了。
她现在更加担心的是以后的事情,大夏若是占据了曲女城,自己夫妻两人或许还能活命,但若是失败了,阿裘等人获得了胜利,等待夫妻两人的就是死亡。
任何一个君王都不会允许自己的权利被臣子们所夺,王宫还被臣子所封禁,这是何等的罪行。阿裘等人显然也是明白这一点的,所以阿裘一旦胜利,就是对方篡夺皇位的时候。
阿姆瑞塔知道这件事情不仅仅是阿裘一个人的决定,甚至还是婆罗门、刹帝利两个种姓阶层的决定,这只能说明大夏皇帝的所作所为已经触犯了两个种姓阶层的利益,大夏皇帝不给他们活命的机会。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反抗。
戒日王现在接到了大夏皇帝的圣旨和书信,这夫妻两人能够活命,文武大臣们顿时不满了。君臣之间都充斥着怀疑的种子,又怎么可能团结一致,大家一起对付敌人呢?
“哼,任何一个皇帝都是如此,你看圣旨和书信,实际上,我是不相信这些的,只是现在我们是没有办法,曲女城原本就是守不住的,我在也是如此,我不在,更是如此。阿裘这些人以为将我关在宫中,将士就会浴血奋战,可实际上,我们已经没有援军了。”戒日王忽然叹了口气,坐在宝座上,他的宝座是黄金制造而成的,上面点缀着许多的宝石,闪闪发光,看上去十分奢华,但现在看来,充斥着一丝腐朽。
“不是说下面的城邦和其他国家都已经派出了援军前来支援我们的吗?”阿姆瑞塔忍不住惊呼道。她认为戒日王还是有一线生机的,但现在从戒日王的口中才知道,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们是不会来救援我们的,他们是来占据和我们的城池。”戒日王摇摇头,苦笑道:“不然话,按照时间,这些援军现在早就来了,既然没有来,那事情就很简单了,这些家伙是在忙着抢占我们的城池呢?只是有他们不曾想过,我们这边若是失败了,大夏的兵马就会长驱直入,继续南下,攻占德干高原。那个时候,大夏可不像我们,什么时候攻下天竺才是结束。”
“大王说的极是,大夏皇帝将小妹赏赐给了朱雀王,让朱雀王坐镇天竺,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为的就是彻底的占据天竺大地。”阿姆瑞塔点点头。
戒日王整个人都倒在床榻之上,轻笑道:“算了,这件事情已经与我们无关了,这个时候,就算我冲出去说,我和大夏势不两立,恐怕也不会有人相信的,他们只是会认为我们已经有生命上的保障了。今日大夏兵马撤军三十里,我还以为是援军到来,现在看来,恐怕是大夏的目的就是送圣旨和书信来。”
“大王的意思是说,大夏故意如此?更或者说眼前的局面?”阿姆瑞塔忽然惊呼道:“难道也是在大夏皇帝的意料之中?”
“不管是与不是,都已经不重要了,我们生死对于大夏并不重要,我们君臣反目,死了,城内就会出现内乱,敌人可以轻松获得胜利;我们若是有投降之心,那就更好办了,一纸书信就能拿下曲女城,这样的好事哪里能找到。”
“无论是成功或者是失败,大夏都没有任何损失,这就是大夏皇帝的目的,现在看来,他已经达到了。”戒日王苦笑道:“你信不信,就算阿裘今日不知道这道圣旨和书信,大夏也会让城内所有人都知道,我们已经接到圣旨和书信了。”
“这个来自东方的圣主是一个十分厉害的人物,这点小事,他早就算计的很清楚了,我那妹妹虽然是国色天香,但在皇帝面前,并不算什么,皇帝陛下什么样的女人没见过。这种赦免,更大程度上是用来离间我曲女城上下的。”
大殿内,夫妻两人相视无言,面对这种情况,都没有办法解决。阿裘这个时候敢动手,大概是全城上下都知道这件事情,甚至阿裘还派人到处宣扬自己已经接受了大夏的圣旨,成为大夏的臣子了。
“哎,事到如今,我们也没有任何办法了。”阿姆瑞塔叹了口气。
她知道戒日王当年战败之后,失去了往日的雄心壮志,转而笃信佛学,对臣子们也不像当初那样的严厉,对军队的掌控也差了许多,这才有了今日的局面。
戒日王看上去是戒日王朝的帝王,但是实际上,还是戒日王朝内婆罗门、刹帝利两大种姓阶层推出来代表而已,一旦戒日王背叛了两个阶层,这个所谓的戒日王不过是一个笑话而已。
阿裘今日所为,实际上就是得到两个种姓阶层的支持,否则,一个小小的阿裘和阿罗那顺两人是绝对没有这个胆子,将戒日王囚禁起来的。
且不说,戒日王夫妻两人被囚禁在王宫中,而在王宫外面,阿裘和阿罗那顺两人也开始应对即将到来的风暴,大夏的兵马再次杀到曲女城外,这足以表面,外面并没有什么援军到来,好像是大夏军队闲着无聊,故意到三十里外走了一圈而已。
看着城外的军营,阿裘知道自己好像干了一件坏事,大夏搞了一个这么大的阵势,其真正的目的是将书信送入王宫中,更或者说,是让曲女城君臣失和,让自己囚禁戒日王,或者让戒日王杀了自己。
结果自己在没有考虑清楚的情况下,做了错事,悍然囚禁了戒日王,这一切弄不好就是一个陷阱,自己当时没有发现,现在已经迟了。
“国相大人,敌人再次杀来了,他们的兵马为何在这之前离开呢?”阿罗那顺忍不住询问道。
“他们用这种方式将他们的信使送入城内来,将圣旨和书信送给戒日王。”阿裘苦笑道:“我们上当了,还囚禁了戒日王。”
“城门口的逃亡?”阿罗那顺终于想到了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就是前不久发生的城内权贵逃亡的时候,大夏用这种方式,将送信的人送入曲女城,可惜的是,当初谁都没有发现这些事情,这就造成了眼下的局面。
“我们上当了?”阿罗那顺脸上露出一丝不安。
“也不算上当,敌人本身就是在离间君臣,就算我们不囚禁戒日王,迟早我们双方都会闹矛盾的,你信不信,现在城中已经有流言了,说戒日王准备归顺大夏。”阿裘在官场上混了许多年,现在冷静下来,隐隐约约的猜到这里面的问题。
“那现在该怎么办?”阿罗那顺却有些担心了。这个时候的他,还是一个普通的将军,还没有什么野心,听见自己等人冤枉了戒日王,心里面就有些难受和不安了。
“还能怎么办?现在事情都已经发生了,难道还能改变什么吗?”阿裘面色平静,淡淡的说道:“不管怎么样,我们已经囚禁了戒日王,胜利了,我们自然能活下来,然后再找个人,辅佐他;若敌人攻入城中,我们自然会被大夏所杀,至于戒日王,能不能活下来,就不是我们能知道的。大夏皇帝未必会真的饶了戒日王的。”
事情已经发生,阿裘也无可奈何,不过索性的是,这一切是没有办法改变的。自己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战胜眼前的敌人。
“国相大人。”蒙达身上穿着重甲走了进来,他朝阿罗那顺点点头,两人虽然彼此都看不眼,可是现在双方已经没有任何办法了,只能站在一起,一起面对即将而来的厮杀。
“城中的情况怎么样?”阿裘头也不回,就询问道。
“寺庙、伽蓝并没有什么反应。”
“各大权贵家里,有些是有反应的,比如财政大臣家里,有些人家里面关闭府门,我们查探不到,大部分都是支持国相大人的。”
蒙达将城里面的情况说了一遍,阿裘执掌朝政多年,手下还是有一批人的,当然也有一部分是支持戒日王的,而支持阿裘大部分是因为城外大夏军队,凶狠残暴。
那烂陀寺、摩陀罗城就是典型的例子,莫说是权贵了,就是平民也被杀了许多人,这样的敌人可是世人的噩梦,谁也不敢让这样的敌人攻入城中,平民是如此,那些权贵们更是如此。
现在戒日王有可能投降大夏,这怎么能行,你投降了,保住了性命,那我们这些权贵们当如何是好,任何一个王朝的兴衰,都是站在以前一个王朝的尸体上建立起来的,新的朱雀王朝想要占据整个天竺,对前朝的官员都会大肆杀戮的。
想到大夏皇帝的暴行,众人心里面是很担心的,这也是戒日王的行为激起了众怒的原因,让阿裘得到了好处。
当然,最终的结果是什么,谁也不知道。
“不要管这些家伙,还真的以为大夏会放过大王一样,无论是主动投降,或者是为公主的原因而投降,大夏都是不会放过大王的,而我们这些戒日王朝的权贵们,也是难逃一死。”阿裘不屑的说道。曲女城的众人都是很天真,还真的为大夏皇帝很仁慈,却不知道,大夏皇帝的仁慈只是针对自己的臣民,而不是针对其他国家的子民。
他似乎已经察觉到,在不久的将来,曲女城将会迎来一场杀戮。
“现在我们面前至于一条道路,那就是挡住敌人的进攻,守住曲女城。”阿罗那顺捏紧了拳头。
“那就是大夏的将军,没想到是如此年轻,那烂陀寺应该就被他焚烧的。”阿裘并没有理会阿罗那顺,而是看见城下的数百骑兵,视野范围内,就见一个年轻人骑着战马,正对着城池指指点点。
“根据我们的消息,对方就是大夏皇帝的儿子,大夏朱雀王。”阿罗那顺看着对方,咬牙切齿的说道:“那烂陀寺的那把大火就是他点燃的,是一个厉害角色。”
而城下的李景隆也放下手中的千里镜,对身边的王玄策和郭孝恪说道:“曲女城和其他的城池不一样,防守十分严密,城防也十分坚固,想要拿下来,恐怕要损失大量的时间,还会牺牲大量的士兵。”
“殿下,臣听说陛下已经迁移人口了?”王玄策忽然询问道。
“不错,先是从将士开始,愿意留在这里的士兵家属都会迁移到这里来,赐予土地、房屋、钱财,凡是留在这里的士兵,享受优先提拔的待遇。”李景隆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这是治理天竺的先决条件,大夏将士在外面征战数年,虽然享受着大量的好处,但难免还有厌战的情绪,这次击败戒日王朝之后,恐怕要修养一段时间了,如何治理天竺,将是李景隆的责任。
“这么看,陛下恐怕即将要还朝了。”郭孝恪略显兴奋。
朱雀王朝即将开始,自己这个大将军也将名副其实了。
“父皇离开中原太久了,也该回中原休息了,而且,现在已经帮我们打下了戒日王朝,我们即将拥有德干高原以北的地盘,若我们还不能站稳脚跟,那我们实在太无能了,这个朱雀王的位置应该让给孤的那些弟弟们。”李景隆淡淡的说道。
两人听了脸色一紧,这句话不仅仅适合李景隆,也适合王玄策和郭孝恪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