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4章 果然赚钱还是要靠抢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笔趣阁www.adbqg.com,最快更新修真美利坚最新章节!

比阿富汗枪匠们更早的自动武器民间制造记录,那就是国内对盒子炮的仿制了。
    
    抗战时期,很多轨道钢都变成了八路军指战员腰间的盒子炮。
    
    铜制盒子炮也不稀奇,毕竟铜这个金属,比起钢来不容易生锈,这年头,能打出子弹的枪就是好枪。
    
    当天在镇上已经看够的张诚心满意足的回家。晚上喝了玉米红薯粥睡觉。灯油也很贵的——其实灯油很便宜的,哪怕是煤油灯这个年代煤油也不贵,只是在接近赤贫家庭中,什么工业品都是很贵的。
    
    例如火柴,用不到的,先不说可以用燧石和火镰就能取火,农家谁家还没有一个火种罐子的,火种罐可是在石器时代就有了,就算火种罐不小心灭了,去邻居家借个火也没多难。
    
    例如洋钉,中国木匠最大的本事,就算做木器活的时候不用一根钉子,包括现在的故宫,一根钉子都没有。
    
    至于肥皂,在浆洗衣服的过程中,完全用不到肥皂的。
    
    现在的情况就是,虽然洋人用了很长时间,打开了中国的市场,但是,他们发现,根本卖不掉多少洋货。
    
    不是大家不喜欢洋货,而是,根本用不起。绝大多数中国人此时想的是,今天怎么活下去,明天吃什么。
    
    自清朝以来,国内商业就开始逐渐的萎缩。到清末,十三行都开始大量的倒闭,盐商们也纷纷破产。连外贸和盐的生意都做不下去了,还有什么生意是能做的呢?
    
    第二天,母亲张刘氏仍然在做煎饼,父亲张贵带着一家将晒好的麦子完成脱粒。晚饭前,交代了张诚很多事,也就是照顾好弟妹包括叔叔家的弟弟妹妹,看好家。有事等父母回来再说,明早父母就要出门去做麦客了。
    
    穿越后的第三天,吃过早饭,父母和同村住的叔叔婶婶一起结伴离开村子,去做麦客了。这年头出门在外,没有三五个人根本不敢上路。治安环境就是这么差。
    
    等父母走后,张诚给弟弟(张信)妹妹(张二丫)留了一句:“等我回来吃午饭。”
    
    然后张诚用储物袋收取了家中一千斤新麦子,又收了院子里一根扁担,直接出门去了。
    
    走到镇上前张诚取出扁担和粮食,挑着一千斤新麦进了粮店,张诚先看水牌:新麦五元一角。
    
    还是涨了一些的,看来附近还没得到小鬼子出兵东三省的消息。
    
    走了一些程序,扣除了皮重等,卖了一千斤新麦,张诚拿到四十八块大洋,以及二十五个铜元。清末光绪年间的时候,银元和铜元就开始取代银子和铜钱了。张诚手中的铜元,都是当十文的铜元,还是流通比较多的。但是呢,一百个当十文的铜元可换不到一个银元,当十文的铜元,某种意义上也算不足值的货币了,所以吗,民间要两三百当十文的铜元才能换一个银元。
    
    卖了新麦,张诚跑去铜匠铺子,花了四十个银元将铜制盒子炮买回来了。老板如约搭了二十发的原装德国子弹。枪管也是德国原装货。
    
    张诚试了下空枪击发没问题,就收起来了。能打出子弹的枪,就是好枪。
    
    资金还剩下八个银元又25铜元,既然有钱了,张诚在镇子上开始花钱,先用了三个铜元买了一包老刀香烟,又花了一个铜元买了包火柴。
    
    打开老刀牌香烟一看,里面十根烟,十支装的还真是第一次看见。不过还是那句话,习惯就好。包括没有过滤嘴。
    
    花了一元五角买了一身细布做的成衣,五角钱黑色帽子一顶,三角钱的千层底布鞋一双。这一套买下之后,张诚并没有换上,包起来后放进储物袋了。
    
    买好全身装备,张诚身上还剩下五个银元和一百几十个铜元,花呗。先割了价值一银元的七斤半五花肉,这还是因为五花肉上肥肉多,要贵一些,没错,农业国的肥肉肯定是要贵一些的,不止三十年代如此,到七十年代也是如此。
    
    买了肉之后又买了两斤一张的白面大饼十张,扒鸡一只,酱豆腐一桶五十块,麦芽糖半斤,绿豆糕一斤,盐和八角等作料不等。这些加起来,又花了一个银元又几十个铜元。银本位时代,银元购买力还是有的。
    
    买了吃的,张诚就直接回家了,到家后,先给了弟弟妹妹一人一个绿豆糕,吃完后,又一人发了一块麦芽糖。
    
    张诚自己,这几天也是嘴里淡出个鸟来,抽完烟就开始吃麦芽糖。
    
    弟弟妹妹也没闲着,拿着麦芽糖和邻居也是叔叔家的弟妹们一起分享着去吃糖了。
    
    留下张诚,在家生火做菜,要不是镇上没什么卖熟食的,张诚才不直接买肉回家呢,也是这个时期张诚口袋深度不够,不然镇上饭店里,肯定是有熟食卖的。
    
    一边生火烧水,张诚一边嘴里念叨:“等老子有了钱,天天去下馆子。”
    
    看时间,五花肉中午是做不好了,张诚也没打算中午吃,不然买什么扒鸡呢。
    
    中午等叔叔张贵家的两个孩子一起到来之后,张诚将扒鸡拆了分成五份,白面大饼裹着酱豆腐吃吧。
    
    张诚和叔叔两家人连下蛋的鸡都没有,俗话说斗米斤鸡,是说鸡要吃一斗米才能长一斤肉。而且,鸡还是很娇气的,动不动禽流感就会死,而且还是成片的死。黄鼠狼更是农村的偷鸡高手。小下河村人烟稀少,黄大仙自然来的更勤快一些。这鸡自然是养不了的。
    
    这时代吃一次肉能赶上过年,几个孩子吃鸡自然是吃的满嘴流油。五个人一只扒鸡,也就吃个味,然后吃白面大饼裹了酱豆腐,不仅是细粮,还补充了盐分。
    
    如同以往一样,饭后个个肚子溜圆。几个弟弟妹妹觉得,好久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饭菜了。
    
    饭后,张诚继续对付那七斤半的五花肉。
    
    烧开水之后,将五花肉整块的放进去。在锅里煮了几分钟,捞出来过凉水,然后切块——家里的刀不够快,没煮过的肉是非常难切的。至于锅里的水,自然是换掉再烧一锅。
    
    五花肉切块之后,继续放入锅里煮,加入各种调料和足量的盐,慢火炖了一个下午时间。
    
    晚饭吗,每人两块绿豆糕加上红薯粥。反正中午饭质量十足晚饭将就一点,白面大饼还剩下七张半,但那是明天早上中午的主食。
    
    早上,将炖好的五花肉,每人一块,白面饼每人半张,五个人再次吃的满嘴流油。早饭过后,张诚自己又带了半张白面饼和一块炖好的五花肉做午餐,给弟弟妹妹说了,自己中午不回来,中午还是按照早上一样的吃,如果晚上没回来,也不用等自己。七斤半五花肉虽然煮熟后缩了,但也够几个孩子吃几天的。
    
    至于张诚,要去县城一次。
    
    路过镇子,张诚又买了两包老刀香烟,一个人顺着大路,走向二十里外的县城。
    
    按照张诚这么折腾,别说卖了粮食的几十块大洋,就是再多几百大洋,也不够花一年的。
    
    买到枪之后,张诚就明白,这个世道,最快的赚钱办法果然是要靠抢啊。
    
    当然,张诚做人也是有原则的,不是谁都抢的,既然十四年的抗战已经开始了,不去抢一下日苯人也说不过去是吧。
    
    或者说,在这个时期如果是抢日苯人的财富,也不过是把自己的东西拿回来罢了。这样,心理压力一下就没了。
    
    镇子太小,没有日苯人的洋行,但是日苯人对华北的渗透是很厉害的,县里肯定有日苯人的洋行。如果是大城市,说不定还有日苯人开设的银行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