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汤姆森
笔趣阁www.adbqg.com,最快更新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最新章节!
在密集的枪声中,一队队的日军借助从林的掩护机警地往前冲。
应该说日军的冲锋也不是那么不堪一击,这主要是因为日军手里有大量的掷弹筒,他们可以在两百米左右就将一枚枚手雷掷向中*队的阵地,日军就是凭借着这些掷弹筒及机枪的掩护冲向中*队。
在以往的战争中,他们的这种战术是十分有效,甚至一度*还被日军这种战术打得没办法而不得不仿制日军的掷弹筒希望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就是*装备的二七式掷弹筒。但一来是中国工业能力有限仿制出来的掷弹筒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不如日军,二来是中国掷弹筒射手不如日军那样训练有素,于是在战场上总也讨不了好。
但现在却不一样了,掷弹筒虽然能将一发发手雷抛向中*队的阵地,但它的射程毕竟只有两百余米(注:掷弹筒在使用专用炮弹时射程为300米,使用手雷时射程为200米,而日军为了能够更方便的使用掷弹筒,常常只携带手雷而只带少量的专用炮弹)。
两百余米的射程就意味着日军掷弹筒射手必须冲到相当近位置才有办法发射,这就决定了它只能打敌人的步兵而对于步兵后的迫击炮可以说是毫无办法。
而此时的中国远征军却又是一群学会了步炮协同的“美式军队”,且每个排都拥有无线步话机,于是一个个指令报上去,迫炮部队的炮弹就像长了眼睛似的直奔日军掷弹筒而去,不一会儿就将日军掷弹筒给打得七零八落的。这其中还有几名掷弹筒射手十分聪明的一边冲锋一边快速的发射……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在同一个地方呆得太久而被敌人迫击炮锁定,但200米的距离却已进入伽兰德步枪的射程,于是一阵枪响之后日军掷弹筒很快就被压了下去。
但日军还是不甘示弱。他们就算明知道失去了掷弹筒的掩护依旧嚎叫着朝前冲……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的这种做法还是相当明智的:掷弹筒被压了下去,而且敌人火力还这么强,那就意味着远距离作战很可能会吃亏。也就是说只有杀进敌阵与敌人绞杀在一起才能使敌人的迫击炮及火力优势无法发挥。
就比如说现在,日军只在刚才那一霎那就冲进了距离中*队防线五十米左右的距离。这时中*队手里的迫击炮就基本起不了作用了。日军就在这时再次朝中*队方向甩出一排手榴弹,之后就乘着手榴弹的烟雾及余威一声呐喊企图杀入中*队的防线。
这要是在以前,日军一般都能突入敌军阵中……敌我双方距离太近了,再加上又有手榴弹爆炸时的烟雾,敌人的步枪子弹根本就来不及挡住成群成群涌上前的日军,总会有几名日军成为漏网之鱼冲杀进去。而这几名突入敌阵的日军很快就会造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他们所产生的混乱会掩护越来越多的日军杀入敌阵。
但这一回日军却发现他们并没有这么顺利,因为就在他们要冲进敌人阵地时,手榴弹的烟雾后却然传来一阵“嗒嗒嗒”的声音。随着这声音而来的就是密集的呈扇形扫射的子弹,他们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就一个个被打倒在地……
这就是汤姆森冲锋枪,它的射程不远,只有两百米,在实战中它能在一百余米的距离上击中目标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它的优点是弹容量大射速快,一个弹匣三十发子弹而且更换起来十分快速所以很适合近战。
(注:汤姆森冲锋枪有二十发弹匣、三十发弹匣、五十发弹鼓、一百发弹鼓。但二十发弹匣弹容量太少,弹鼓太过沉重、更换时间长且容易卡壳,所以美式标准汤姆森冲锋枪一般使用三十发弹匣)
这汤姆森冲锋枪因为其发射时会发出像打字机一样“嗒嗒嗒”的声音,于是被美军称为芝加哥打字机。远征军的战士们则称之为“手提机枪”……这时的远征军战士根本就没有冲锋枪的慨念,只知道这玩意的射速跟机枪一样快。而又能提在手上发射,于是就起名为“手提机枪”。
这时的新一团每个班的班长都配一把汤姆森冲锋枪,它能够与伽兰德步枪形成了一个很好的互补:伽兰德步枪射程远但射速不快。汤姆森冲锋枪射程却射速快……这两种武器用于一个班被美军认为是最科学的搭配。
此时在冲锋枪、伽兰德及手榴弹的一阵乱打之下,日军就成片成片的倒在战士们阵地前……他们中有些距离战士们的防线只有一步之遥,他们被子弹击中时飞射出来的鲜血甚至都溅到战士们身上脸上,但就算是一步之遥也同样是没能杀进战士们的防线,也就是说战士们的火力堪堪能挡得住日军的冲击。
这让张弛也感到一阵阵心惊,原因中他并不认为日军会冲到这么近的距离,要知道此时战士们手里拿的可是“大八粒”,是半自动步枪,这种步枪再配上冲锋枪本应足够将日军消灭在冲锋的路上才对。
但想想又觉得这并不意外。
这不只是因为他们面对的日军是以强悍著称的十八师团。更是因为这里是丛林……丛林中有许多树木、植被和葛滕,这些东西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大八粒”射程远的优点。于是反而是射程近、射速快的汤姆森冲锋枪大放异彩!
最终日军的冲锋还是被打了下去。
虽然双方的伤亡完全不成比例:日军少说伤亡了六、七十人,而中*队则只有十余个被掷弹筒和流弹击中的轻伤。但张弛却觉得日军能在这种情况下打成这样。就足以证明眼前这支日军的战斗力不弱了。
于是在日军狼狈的拖着伤员撤下去的时候,张弛也同样下令部队往后撤退。(未完待续。)